中大首頁 | 校友服務網 | 數位校史館 .
訂閱本報取消訂閱查閱舊訊我要捐款聯絡我們
   

校園焦點

校友專區 松林記事 活動簡訊
     
 
 

「顏崑陽教授題」
   
《歌哭紅塵間──詩人張夢機教授紀念文集》編後記 孫致文


  老師,我來晚了!
  在高中三年級的春假,我參加教育部試辦的「國文科保送甄試」;為期一週的甄試活動中,有一位主試老師常在休息時間和我們這些小朋友打桌球,笑聲爽朗。後來才知道,這位身材魁梧、親切和靄的教授,是當時中大中文系系主任張夢機老師。已確知能進入中大中文系就讀後,在趙廷箴文教基金會舉辦的研究營中,再度見到張老師。他親切的對我說:「歡迎到中大!」那正是一九九一年暑假。兩個月後,我到中大報到,卻沒見到老師的身影;學長們說:「張老師中風住院,你來晚了。」
  此後,校園裡雖見不到夢機老師的身影,卻不時在課堂中聽其他師長講述關於老師的風采與文采。經由崑陽老師的介紹,我陸續拜讀了老師的詩集、論著,尤其受《藥樓詩稿》感動;然而,大學四年間,卻從不曾去拜見老師。直到大學畢業前夕,我才有機會代表全班同學,透過電話向當年錄取我們的系主任表達謝意。驚喜的是,竟聽到電話中老師微弱的聲音:「恭喜畢業,我記得你。」此後,不但於碩士班、博士班修課階段,每週到新店聆聽老師講課;十多年來每個寒、暑假,也總要和學長們一同到「藥樓」探望老師。每回撥電話向老師「預約」時間,老師總說:「歡迎你們隨時來。」近五年,老師又總在這句話之後加了一句:「想來就要趁早,來晚了可能就見不到。」老師說完總是豁達地呵呵笑,我們卻心情沉重。
  今年六月學期結束後,接連到山西師範大學、廣州中山大學參加學術研討會,和同事家煌兄約了要在八月中旬去看老師。就在自廣州回臺的次日早上,接到老師辭世的噩耗。一時錯愕、懊悔,只不斷在心中喊道:「老師,我又晚了!」
  在老師的學生中,我的年輩輕淺,更無詩才;能有機會協助瑞騰老師編輯這本紀念集,豈能不盡心。但因時間匆促,能力有限,本書實在未盡理想。編輯過程中,曾受老師教導的朋友,莫不爭相協助:康珮、政彥、于香、貞如、逸柔、婕妤、依芳參與打字、校對,芸瑄擔負全書排版工作;對這本紀念集表示關切的師友,更不計其數。我們都抱持相同的心情,希望藉由貢獻棉薄之力,向 夢機老師表達最深切的敬意與謝意。

 

 
   
未完的一首詩─ ─致張夢機老師 徐禎苓


  九十八年春,暖風釀著初出的新芽,一首律詩含苞待放,緩緩被我們譜寫。
  噓!」我們交頭,終止飯桌話題,讓您沉睡。您頓著頭,一個頓點,就是一句詩,下回來,又是一篇完整的精湛的絕句或律詩。我甚愛聽您吟詩,眉宇間,氣宇軒昂,把杜甫的憂愁和器度包融在自己的聲音裡;時而覷眉,把厚如磚頭的杜詩鏡詮擱一邊,說杜甫的生世,揶揄杜公不過是個倒楣的老頭子,然而豁歷滄桑之後,誰都會衰老,誰都會滄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時候,我總覺得您在說杜甫之際,說得其實是自己。
  仍記得初次去您家,不很大的公寓,卻藏滿金書,我暗自想:原來這就是教授的家。多庸俗的想法。我們坐在餐桌等您梳理完畢上課。房門一開,您坐在輪椅上,由看護阿姨推您出來,然後我們喝咖啡、講杜甫、喫便當、茗茶。總是這樣,每個周五都令人期待,您笑說自己少年事,我很喜歡聽,感覺您的生命該像一首律詩,絕句太短,不單律詩長,韻緻也較絕句入味、豐富。學期末,您親點我要修下學期的詩詞課,我有些怔忪,因為我實在不諳古典詩詞,期末恐會又一次為了寫不出論文而崩潰。我終是沒有回應,也無能回應。
  一回我在老師信箱看見一張短箋,是您親筆訴說停課原委,筆跡映顯您的身體狀況與心情,歪抖的原子筆跡 (我看出那是您上課必用的筆 ),意欲扶正的字體卻越來越歪斜,最後幾乎橫躺著,像魏晉七賢橫臥竹林,一抹風流倜儻,怎麼看都像一首詩,不似短箋。
  近日, msn上大家交流訊息,才知您已走筆至此,永遠擱筆。一提及大家卻不知怎麼接下去,話題一瞬間終止了,像一首未完的絕句,短小卻不輕盈。有人哭了,我不哭,像您與看護阿姨鬥嘴時說「我才不會哭」那樣,倔強得很。彷彿,一切都只是彷彿 ........
  想您睡前大概又在作詩,一張稿紙寫上幾句,還有塗抹的痕跡吧。風來,您盹著,微微頓首,一個頓點,就是一句詩。然而,此詩未完,您,未完 .........

 
 

 
   
校友袁万丁、張育美捐款客家希望工程 發揚客家文化 黃姿陵


   7月20日客家學院舉辦捐款典禮,由宏致電子公司董事長袁万丁校友捐款300萬成立「全球客家女性研究基金」,以及50萬予「客家希望工程」。袁万丁校友為了感佩祖母與母親的慈愛精神外,也希望能藉此機會更豐富客家女性生命力,為傳承客家女性的婦德,故成立研究基金,「全球客家女性研究基金」鼓勵研究客家女性,以完整客家文化研究並發揚客家精神。
       天成醫療體系董事長張育美校友捐款100萬予「客家希望工程」,張育美校友自基層出身,一路打拼,可謂是客家婦女堅忍精神的代表,希望這項捐款能幫助培育客家人才,推廣並保存客家傳統文化,身為客家人願意為傳統文化出一份心力,從中可見溫馨客家情。
        中央大學領先全球,率先成立客家學院,分別有研究社會文化、語言、政治經濟等領域,並與桃園縣政府、中壢市鄉鎮合作,積極打造客家重鎮。台灣在客家研究之投入為全球矚目,中央大學則為相關研究素質最高的學府之一。中大客家學院肩負起客家女性的研究,以及客家青年人才培育之希望工程計畫,更是責無旁貸之志業;客家學院院長江明修說中國目前有五個城市在競爭世界客家制度,希望將來也能在中壢成立客家制度,這個理想有賴政府與中央大學的研究人才協助合作。

 
 
.
 
 
2010企業參訪專刊-一般組 隨行記者:Doris


6
28

       正式課程的第一天上午,大家朝氣蓬勃地到了合勤科技(無錫)有限公司,是台灣合勤科技(ZyXEL)在無錫設立的研發基地和生產基地,係由班上同學天長安排。合勤科技自 1989 年成立於新竹科學園區,已成為B2B為主的網通設備首選,不僅提供電信服務供應商、企業用戶、以及家庭使用者完整的寬頻存取解決方案,更以優異穩定的品質行銷歐美,位居全球領先的網路設備供應大廠。當天我們很榮幸地請到鄧總經理與李總經理來為同學說明,同學欲罷不能地發問,絕對是這趟學習之旅最好的開端!

       第一天下午抵達茂迪蘇州新能源有限公司,由茂迪中國區財務長同時也是我們97兩岸組校友方彬安排。茂迪自2000年進入太陽能電池產業,目前主要生產單晶與多晶太陽能電池,整體太陽能電池佔營收約95%。而根據研究機構Photon International調查,2008年、2009年茂迪在全球太陽能電池產業排名都在前十名。上車前總經理很豪邁大手一揮地跟同學們說:「前面這140畝地,都是我們的。」(這台詞真想借來自己說)


6
29

      第二天上午安排至廣達上海製造城參訪,由管理處處長,同時也是97兩岸組國穗班代費心安排。廠區之大,所有設備、細節,甚至到人文關懷,處處都可以見到國穗對工作的用心。參訪期間適逢其他企業一連串的人員工管理危機,因此特別邀請到人資處陳處長與同學分享在大陸的人才選用、培育與管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讓大家印象深刻,參觀NB產線著實讓同學收穫滿囊。中午在廠區內的豐喜園由國穗宴請98學弟妹們,同學直呼是這趟旅行最值得回味的一餐。

        下午到會議室進行三間企業參訪的心得分享與討論,感謝隨行的邱副院長與小梅老師指導。還沒分享心得的同學,在某次晚餐前依慣例進行完分享,該繳的作業老師是不會放水的喔!

一直都很認真的班代

天長用心地為大家解說

YO, CHECK IT OUT?!


6
30

       最後一天的參訪行程,由上海環達行政部經理,同時也是95兩岸組的勁甫幫忙安排。環達電腦是神達於中國的軟體研發中心,成立於上海閘北區。除了講解企業發展外,勁甫更大方地與我們分享在大陸觀察的眾多心得。

        中央EMBA校友滿天下,走到哪都能熱情感受到校友對母校以及學弟妹們的關懷與問候。再次感謝所有校友、同學以及最辛苦的信力班代,為同學的學習之旅畫下最完美的句點。學習之餘,我們也參訪了杭州西湖與千島湖,留下不少令人回味無窮的照片。相信這趟企業參訪將為98級一般組與兩岸組的同學們都帶來很豐碩的收穫與回憶。
 

 
   
中文系友講座 后厝國小校長陳松宜談人生夢想實現 黃姿陵


        中央大學中文系於4月26日邀請陳松宜系友演講「人生的意義與夢想之實現」,陳松宜校友為中文系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目前擔任桃園縣后厝國小校長,走上教育之路,她一路學習,目前仍在持續進修教育哲學。她首先與中文系學弟妹分享她非常熱愛中文,在中大念中文研究所時,受到許多老師的教導,從她言談中可以感覺得到師生情誼濃厚帶給她很大的助力,使她得以深知人生的意義,並勇敢追求夢想。
        陳松宜校友與我們分享她擔任后厝國小的校長,起初她發現學生程度落後,於是開始擬定方法訓練小朋友,運用說故事或比賽的方式,讓學生背起白居易〈長恨歌〉和學習英文,並公佈自己修讀博士班的成績單,讓學生了解校長和他們一樣都是必須不斷努力求進步的。
        很特別的是,今年四月初陳松宜校友帶領后厝國小15名畢業生騎單車環島作為畢業禮物,早在九個月前他們就開始籌劃路線,每天做體能訓練,為了籌措經費,還舉辦跳蚤市場、撿蟬殼賣給中藥店等,這次單車環島一路上雖歷經艱辛,但也得到許多幫助,她說希望孩子能夠藉由這次活動體驗到生命價值,明白很多事情經過努力是可以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有了明確的目標,還必須拿出行動力去實現它,這是她送給學生最好的畢業禮物。
        她送給中文系學生的一句話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弗居」,這是夢想實現的最後一課,期許學生們都能夠勇於實現夢想,不畏於踏出第一步,完成夢想後也不自我誇耀,這次演講讓中文系學生得到很大的啟發,許多學弟妹都說陳松宜學姐的勇於實踐令人佩服,體會到在追求人生夢想與價值中,行動力與態度有多重要。

 
.
 
   
中大1943 文/駱季青


       周杰倫的上海1943年,唱出了舊時代的韻味,沈浸在懷舊風尚裡的大學生們,到底有多少人清楚1943年的時代真貌?
       那是中日戰爭如火如荼的時代,當時的上海、南京都在日本人的掌控下,屠殺的血腥味還漫燒在上海的小巷堂裡,老唱盤上播放的可能是吳儂軟語,也可能是日本軍樂。
       在這樣一個烽火相連的時代裡,中國的教育搖籃大半安頓在雲南四川一帶,當時最知名的大學有二所,其一是羅家倫校長領導的中央大學,其二是由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清華大學合組的西南聯大。至今,在部份歷史學的研究專題裡,還看得到當時中央大學與西南聯大的諸多對照,探討她們對時代的影響。
       1937年七七事變引爆中日八年戰爭,同年十月,中大自南京遷至重慶沙坪壩,與重慶大學毗鄰而居。由於遷校時機得宜,學校圖書設備與師資得以自戰火中保存下來,使中大能在戰火中繼續教育事業。到了1943年,中大已是中國最頂尖的大學,成為時代青年心目中的第一志願,擁有當代最優秀的學生人才,是國家與民族最大的人才搖籃與學生領袖培育場。
       今天,這一批1940年代的中大校友,仍在大陸學術界發揮巨大的影響力,我們在南京地區訪問了幾位八十高齡的老校友,他們一回憶起1943年前後的往事,臉上泛著耀眼的笑容,驕傲地說:「中大的學生啊,走在路上看見流民在欺負人,趕忙上前制止,那跋扈的流民一看到這弱學生身上別著中大的校徽,趕忙著收起拳頭,因為他怕啊,怕我們中大人一聞訊全都跑來了。哈哈哈哈。」
       那舊日時光啊,泛黃的記憶,翩翩斯文的身形,都隨著這陣爽朗的笑聲流逝了,唯一不變的是他們與有榮焉的驕傲,曖曖內含光的學養。就在座談結束後,輕輕一聲叮囑:「我有許多年沒再看到校徽、校歌了,希望能好好保存下去。」我想,校徽、校歌雖然遺失多年,但他身為中大人的自負與丰采,卻始終陪著他走過動盪的年代。
       如今,中大的校歌在雙連坡上傳唱著,當此新生入學之際,我深深期許誠樸學風能持續傳遞,母校可以培育更多出色而優雅的中大人,再現中大風華。

 

 
   
中大湖的景與情 本足


        猶記得六年前,北來中壢的第一天,火車站前擁擠人潮與川流的車群,使初次訪桃園的我,但覺有點透不過氣。那次北上目的,是到楊梅參加青輔會所辦活動,在中壢待的時間並不長,然而站前鬧區街道上的嘈雜紛亂,在我心中已留下難以抹滅的印象。三年前考取中大,離開高雄車站的那一日,心裡實在是悲欣交集。欣喜的是,終於有機會在異鄉闖蕩、發展自我;難過的是,與依戀十八年的家鄉和親人從此將南北兩隔,且將到第一印象不善的「他鄉省都」讀書四年。然而,這種有些抗拒的情緒,在我再抵中壢、初次踏入中大校園後,便很快地雲消霧散。當我立於中大湖前,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中大湖之美,在來中央報到那日,便令我深刻難忘。北上那日,與我曾讀同所國中、錄取中大機械系的林同學,約我同行,家父在網路上幫我倆買了車票後,也決定跟著來走走。平時開朗的林同學,在火車駛離高雄的剎那,把臉轉向車窗拭去淚水。我心裡自然也覺得不捨,但面子問題使我不願在他人面前輕易表露情感。一路到中大後,在女四舍放妥行李,再到一餐購買些日用品後,我和林同學便暫時分別,陪家父和家母在校園中散步。那日,我們將學校的「十景」略覽一輪,全家對中大湖皆傾心不已。我心中有種直覺:與這所學校的緣分之深合,或許遠超乎自己想像。
         在宵夜街買了腳踏車後,我經常騎車在校園散心,而最常去賞的景便是中大湖。湖光水色,晝夜不同,寒暖炎涼,千種風情。白日,湖心島的亭中,常有人在內休憩,間或閱讀亭側的碑文,藉以瞭解整個中大湖的修葺歷史。不遠處的碼頭常可見餵魚者,有的用湖畔的魚飼機取得飼料、有的將研究室中過期的麵包剝碎後投入,兩者都能吸引到大批錦鯉擁來,那聲勢既壯且麗。湖畔的科四館一樓,也有些享茶式的木座椅,理工科系的老師、學長在研究疲累時,常至該地坐下細賞這恬美如畫之境,及湖的另側不時來訪的白鷺鷥。
        日頭一去,中大湖罩上夜色,湖面映著點點燈火,坐在碼頭上細品,忽然間會分不清眼前是湖抑是港,只覺得一切思慮愁煩,皆隨著水面上的陣陣波紋消逝。每晚戌時以後,碼頭經常坐著一兩對洋溢幸福的青侶,含情脈脈在彼相依。夜深將散時,那番離愁,直頗有幾分「惜別夜港邊」的滋味。偶爾,也會有單身來賞夜景的同學,或朋友兩三人來此吃宵夜,或群聚在湖畔玩仙女棒,無語的中大湖,以最濃厚的情誼和最無條件的包容,陪伴著一年又一年的中大學子,渡過青春年華。
        而更牽動我心弦的,是湖中的亭、景中的文。聽學長姐談起,湖中的兩座島,原本並不相連,最初只能走到有亭子的島,再往內是登不上的。初來中央時,有幾次清晨健走,我總不自覺地前往中大湖,想在亭中待上些時候。幾次以後,我發現了湖心島亭側的碑文,記載著整個湖的歷史,原來是一群熱愛中大的學長們為回饋母校,給全校師生公、課餘有個散心遊憩的地方,才集體捐資修中大湖、並建亭立碑為念。因先已在校史館讀過學校歷史,對碑文上所透著的薪火相傳、代承情份,倍加尊敬與感念。
        喜歡一個人靜待湖亭,除了有種文人懷史的感動以外,其實還有幾分山人靜觀的自得其樂。中大湖雖然在「十景」裡只居其一,但實際上是整個學校的美景核心。不但外來訪客列為必遊之地,校內的同學凡有什麼朋友間的慶典、聚會,也免不了與中大湖有關。有些是晚飯過後,帶著若干罐飲料來湖畔賞景夜談;有的則是相賭球賽輸贏,輸者願服,自投或被拋諸湖中,再狼狽上岸,每年都有人以此為樂。在湖心亭上,可以將這一切趣味盡覽眼底,又可保有幾許清淨,這種享受在我而言是莫大的福氣。
        近年,隨著學校師生、設備數目的提升,館院擴建需求亦與日增,中大湖畔的野林不得不移作工地,為光電學院、客家學院的師長、學生規劃建築。身處中壢這樣客家人眾多的行政區,亦親見近年客家文化研究的屢受重視,對學校用心維持客院等教育品質,學子們自然可以體會與認同。然而,看到昔日美麗的中大湖,因施工需求而被抽乾湖水、雜草叢生而汙泥曝露,心中彷彿有看著摯友一夕蒼老的難過不捨與驚愕。但我相信,這一切只是暫時、必經的蛻變過程,一旦湖畔工程完成,非但光電、客家二學院師生得以安憩優遊新殿堂,中大湖也必將獲得悉心整頓,進而重展昔日光與美,對此我抱持著莫大的期望和信心。

 

 

 
   
又見油桐花開 撰稿:徐院儒


        每天清晨,中壢全家福客家菜館的彭明河總經理必定親自上市場採買食材。稛載精心挑選的生鮮時蔬,他總是第一個到店裡報到。其實身為老闆的他,大可不必趕著打卡出勤,但是他說什麼也不願意浪費美好的晨光,總要閱讀三份報紙才肯罷休。做人處事秉持著發揮最大效用的他,經營菜館之餘,生活過得頗為充實。

        為了讓更多經濟困阨的學子獲得贊助,今年彭明河不但持續捐贈「福記全家福客家菜館獎助學金」,更提高款項與受獎員額。想起過去白手起家和貧窶失學的苦日子,彭明河興起主動關懷獎學金得主的念頭。除了在6月18日拿出一桌子好菜款待,侃侃而談一肚子人生絕學;未來他更計畫安排學子到民間團體演說,訓練說話技巧,激勵更多有志向學的人。

        彭明河以愛女茹詩當年獲選本校「西遊記」交換學生為例,不斷鼓勵在座學子只要有機會就積極爭取,千萬不要顧慮太多而綁手綁腳。由於茹詩赴法、德求學時充分感受到歐洲對外國學生的禮遇之情,讓她更加慶幸當年沒有錯失良機。「年輕人多嘗試,千萬不要怕吃苦;最怕浪費時間,不向學又不學技藝。」他非常肯定在座學子已有兼職經驗,因為及早接觸社會便能事先了解大環境脈動,進而檢視自己哪裡仍須加強。

        四、五月時分是油桐花開的季節,也是台灣北部客家聚落盛大歡慶五月皚皚白雪的日子。許多遊客不分男女徜徉在落英繽紛的油桐花道上,撚拾朵朵珠玉串起花冠首飾。洋洋欣喜的神情,彷彿喚起了童年的嬉遊記。趁此時節,彭明河也響應了桐花的呼喚,用長久以來獨樹一幟的堅持為中大需要幫助的學子串起屬於他們的美麗影像。頂著一頭沒有桐花覆蓋卻已皤皤的白髮,他仍親自辦理捐款手續;下樓時一步一腳印的 「硬頸」身影,真教人感動有這位長者守護著中大。

◎照片說明:彭明河總經理為中大清寒學子準備美食盛宴,期勉開展美麗人生。照片左起為化學系三年級賴佑姍、彭明河總經理、土木系二年級許少燕、機械系二年級梁偉傑。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中央地科系友會 的頭像
    中央地科系友會

    中央地科系所友會

    中央地科系友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